发展功能农业,解决“隐性饥饿”

 

民以食为天,食以健为先,农业发展上下五千年,在大健康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功能农业被认为是第三个发展阶段,农产品的市场结构和消费需求将发生重要变化。功能农产品让农产品中的营养物质从“富含”变为“定向含有”,被认为是未来高端食品的引领方向。


隐性饥饿(HiddenHunger)是指机体由于营养不平衡或者缺乏某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同时又存在其他营养成分过度摄入,从而产生隐蔽性营养需求的饥饿症状。有调查显示,2016年全球约有20亿人在遭受隐性饥饿,中国隐性饥饿的人口达到3个亿。目前,业界公认解决隐性饥饿的技术手段是“生物营养强化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农产品、食品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解决温饱的高产农业阶段、确保安全的绿色农业阶段,而是有了更高要求,希望其能集功能化、营养化、健康化于一体,于是功能农业应运而生。


“功能农业”是由赵其国院士为组长的中国科学院农业领域战略研究组在《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首先提出的概念,强调未来农产品走向应是营养化、功能化。赵其国被称为“功能农业之父”。


何为功能农业?


功能农业是由赵其国院士为组长的中国科学院农业领域战略研究组在《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首先提出的概念,强调未来农产走向应是营养化、功能化。 功能农业是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或其他生物工程手段生产出具有健康改善功能的农产品,简单地说,功能农业就是要种植出具有保健功能的农产品。功能农业是在不改变膳食结构,不增加膳食摄入量的基础上,通过食用具有特定功能的农产品,达到提高营养素的摄入量,进而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的目的。


高产农业是为了“吃饱肚子”,是让每个人不挨饿,是很长时间以来农业的重要任务,甚至在未来仍是中国农业人的重要工作之一;


绿色农业是“吃得安全”,属于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重心是保持良好生态基础,尽量减少农产品中有害的东西,有机农业是这一阶段的最高级;


功能农业则是为了“吃得健康”,属于第三个阶段。通过农产品的营养化、功能化,让它成为维护、提升人体健康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