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功能农业
在《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中,中科院农业领域战略研究组提出了“功能农业”这一概念。
狭义的功能农业指农产品利用生物营养强化技术或者其他相关的生物工程手段达到具备改善健康的功能,在原来的基础上赋予农产品保健功能性,具体表现在可以增强人体体制、预防疾病发生、帮助健康恢复、调节身体节律、延缓衰老速度等。另外,功能农业还涉及应用到食品添加剂领域,通过采用生物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使农产品提高功能物质含量。
功能农业中,功能农产品产出方向最初主要是食物,是由一般经常使用的原材料和主要成分构成,可以采用正常的方法摄取;其次功能农产品属于人们円常摄取的食物;第三功能农产品应该明确标记有关的调节功能。
我国功能农业发展现状
(1)富硒功能农业:全国各地均有富硒农业生产的记录,比如广西富硒功能农业发展得益于丰富的富硒土壤资源。如江西省宜春市是我国三大天然富硒区之一,很适合发展富硒粮食、蔬菜作物生产,如富硒花生、水稻、红薯、猕猴桃等。
(2)其他功能农业:如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期,山西省提出“山西农谷”战略目标,突出功能农业(食品)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两大核心功能,以大品种中药材和药食同用中药材,如以沙棘、黄芪、胡麻籽、食用醋等农林业资源为原料,涌现出紫晨大健康、华建诚鑫等功能食品品牌。
功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对农产品微量营养素含量问题重视不足:我国长期注重农产品产量和食品安全,而对其中的微量营养素含量重视不足,是导致中国“隐性饥饿”问题比较突出的原因之一。
(2)农产品微量营养素强化关键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食物强化(即在食品中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在工业化国家被认为是最成功的策略之一,但存在对食品加工技术和环境条件要求高、成本昂贵、饮食习惯差异大等缺陷,不适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所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相关技术起步较晚,发展潜力巨大。
(3)富含有益矿物元素的耕地资源稀缺且开发利用不足:从土壤类型看,中国土壤类型主要为石灰质土壤或者酸性土壤,72%的土壤面积硒缺乏,30% 的土壤面积铜、钼和锰缺乏。从农产品加工链条来看,以硒为例,中国主要天然富硒区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约为 0.5-1∶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富硒耕地等富含有益元素资源及产业链开发利用严重不足。
(4)量标准和配套制度体系亟待完善:目前,中国已制订出较为完善的微量营养素日摄入量标准,为发展功能农业或者功能食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中国功能农业标准和配套制度体系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5)功能农产品市场接受度和认知度不高:与常规性农业不同,功能农业更加强调农产品的营养功能和保健功效,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专业性。目前,中国功能农业的科普宣传还缺少专业化的机构、人员和渠道。其相关营销存在夸大宣传、虚假宣传、信息不准确、标识不规范、营养素含量不达标等问题。
功能农业发展前景
(1)国家重视和引导功能农业规范化发展:农业农村部已经把农产品营养强化、标准制订与风险评估作为今后工作重点之一。今后国家进一步明确功能农业发展的主管部门,成立专门的农产品与营养健康职能管理机构,在功能农业发展规划编制、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制订、标准示范区建设、质量监控及认证、品牌建设以及国际合作等领域开展职能工作;并协调统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主的功能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等。
(2)主要农业载体选择更合理:根据中国农产品微量营养素的含量、居民膳食营养结构以及微量营养素摄入的基本特点,适宜中国微量营养素生物强化的农业载体各有不同;如微量矿质元素(硒和锌)的农业载体重点为小麦、水稻、玉米等;维生素A的农业载提以茶叶、西兰花、胡萝卜等为主。未来随着功能农业标准化程度加强,功能农产品的发展也将明晰化。
(3)发展跨学科科技创新研究体系:预计未来功能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将功能农业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核心,建立从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人体营养与健康、医药以及生态与环境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研究体系,为中国功能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